分類:抖音百科時間:2025-05-11 16:00:08瀏覽量()
丈二和尚
丈二和尚是一個佛教用語,形容其人高僧形象,也常用來比喻那些看似超脫世俗,實則內(nèi)心充滿執(zhí)著的人。在《水滸傳》中,魯智深曾自稱“丈二和尚”,意指他雖然外表看起來豁達(dá),但內(nèi)心卻有著強(qiáng)烈的正義感和對自由的渴望。
這個成語源于唐代詩人貫休的《山居詩二十四首》,原意是形容高僧的外貌與內(nèi)心世界之間的反差。如今,它已經(jīng)超越了宗教的范疇,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,代表著人們對精神追求和內(nèi)在修養(yǎng)的向往。
“丈二和尚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讀音為zhàng èr hóu zǐng。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的人,有時也用來形容那些有過分要求或貪心的人。
這個成語的出處是《景德傳燈靈》卷八:“曰:‘丈二和尚容易做?’師曰:‘道友言甚易,但須汝等有心。’” 這里的“丈二和尚”被用來形容一個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的形象,但實際上,這種形象往往是人們的一種夸張和想象。
此外,“丈二和尚”的典故來源于《碧巖錄》卷三:“曰:‘如何是丈二和尚?’師曰:‘萬法歸宗,萬法皆空?!?這個故事中的丈二和尚代表了一種超脫世俗、洞察一切的境界,但實際上,這只是一種比喻,并非真實存在。
總的來說,“丈二和尚”這個成語在現(xiàn)代漢語中更多地被用來形容那些自以為是、貪得無厭的人,提醒人們要保持謙虛和知足的心態(tài)。
“丈二和尚”的下一句是:“沒有頭”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沒有主見、遇到問題只會隨聲附和的人。它來源于《景德傳燈靈》卷八,原句為:“丈二和尚垂手垂足,不知所措。”